《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(第七卷)》 (《第七届全国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》) (主编 龙升照,海洋出版社,2005)

目 录 钱学森院士致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的贺信(代序) 钱学森院士对《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(第一卷)》的评语 前 言 第一部分 总论 1.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师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(龙升照) 第二部分 人的特性的研究 2.载人航天环境应激与人的可靠性(黄端生) 3.武器系统中人的可靠性分析(阮仲皋 任郑兵等) 4.空中交通管制中人的可靠性(何云中 郭 定) 5.两种操作动作作业绩效分析比较(庞志兵 齐根华等) 6.试析军人的情绪情感与人的可靠性(阮伟伟 庞志兵等) 7.自行高炮舱内噪声对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及对策(庞志兵 何 健等) 8.防空武器装备设计中的心理学问题(牛 坤 庞志兵等) 9.精密机械加工作业中工作负荷的评价(王 凡) 10.再论人体系统的稳态和暂稳态(卢容德 杨三青等) 11.士兵行进能耗模型(丁松涛 袁晓华等) 12.负荷量对行进能耗的影响(袁晓华 丁松涛等) 13.群体特征对群体决策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(刘树林 刘学军等) 14.个体决策过程中的不可靠现象分析及研究策略(朱 涛 刘树林等) 15.飞行人员人体测量学研究与应用进展(王兴伟 刘宝善等) 16.航天员人体测量参数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(王 丽 徐永忠) 17.人的可靠性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评价(姜黎黎 王保国等) 18.乘员工效评估中尿液生化指标的初步筛选(何耀锋 吴圣钰等) 19.装甲车辆驾驶员静态人体尺寸变化趋势(牛海燕 白雅娟等) 20.机车乘务员职业素质测评研究(叶 龙 沈 梅等) 第三部分 机器特性的研究 21.人-机-环境系统中机的本质可靠性分析与设计(龙升照) 22.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研究(庞志兵 彭 巍等) 23.仪器设备研制过程中的可靠性分析与对策(王云景) 24.装甲机械化步兵防护装备携行具研制的设想(罗玉萍 吴圣钰等) 25.载人航天器安全防火设计与验证研究(俞 进) 第四部分 环境特性的研究 26.抗眩晕模拟船舱训练系统的科学应用研究(慕 帅 庞志兵等) 27.吸附技术与人-机-环境系统过程——CO2 清除的可再生技术(郭坤敏 朱春野等) 28.探讨亚高原地区弹射救生问题(周 方 周复根等) 29.弹射救生系统发展思路(周复根 周 方等) 30.城市建设中点声源噪声预测方法研究(程乃伟) 31.舰艇磁场环境的模拟方法和装置及其应用(柯文棋 李振杰等) 32.飞机座舱空气分配系统参数设计和舱内环境数值模拟(马 励 赵竞全等) 33.中长期载人航天任务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方法的研究(韩 莹 林贵平等) 34.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仿真及分析软件包的开发(邹 冰 赵竞全等) 35.载人车室内人体热舒适问题的数值模拟(靳艳梅 王保国等) 36.特殊有限密闭空间的空气净化技术研究(侯立安 左 莉等) 37.坦克装甲车辆的空调系统研究(王湘卿 李中华) 38.装甲车辆车内通风要求与评价初探(吴圣钰 黄官升等) 39.装甲车辆车内照明的若干问题探讨(吴圣钰 罗玉萍等) 40.抗眩晕模拟船舱的应用实验及改进建议(庞志兵 慕 帅等) 41.抗眩晕模拟船舱综合实验研究(张树德 何志敏等) 第五部分 人-机关系的研究 42.人-机交互技术中的可靠性影响因素(张 磊) 43.防空兵C3I系统人-机界面分析及对策(庞志兵 胡海龙等) 44.高性能战斗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工效学研究(郭小朝 刘宝善等) 45.航空夜视镜工效学问题及技术策略概述(熊端琴 郭小朝) 46.车辆驾驶室人-机界面定性分级评价方法的研究(金晓萍 毛恩荣等) 第六部分 人-环关系的研究 47.模拟扫雷艇二水平磁场复合噪声、温度对机体联合作用实验研究(柯文棋 乐秀鸿等) 48.舰船烧冲复合伤对兔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(李政年 柯文棋等) 49.模拟舰船烧冲复合伤对兔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含量的影响(李政年 柯文棋等) 50.冲击力作用下的人体动态响应的研究(白士红 李晓雷等) 51.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维护人类自身健康发展(郭坤敏 郭 智) 52.磁场对眼影响的实验研究(李政年 柯文棋等) 53.汽车车室内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几个主要因素(闫 巍 王保国等) 54.抗眩晕训练人的心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(龙升照 ) 55.抗眩晕训练对军人智能影响的研究(叶兴旺 庞志兵等) 56.《装甲车辆乘载员通风需要量限值》标准的制定(郝向阳 杨邵勃等) 第七部分 机-环关系的研究 57.飞行员水上救生装备环境试验与选择性分析(李洪刚 戴述银等) 第八部分 人-机-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 58.人-机系统性能的可靠性预测与分配(周诗华 周前样等) 59.信息网络系统的可靠性研究(王险峰 张如彪等) 60.一种新的编码故障树事故分析法(高 佳 何旭洪等) 61.影响车辆人-机-环境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分析(王保国 王 宇) 62.多功能前庭试验台对前庭试验危险性的预先分析(刘慧敏) 63.“抗眩晕模拟船舱”训练系统可靠性的研究(何志敏 庞志兵等) 64.防空雷达的人-机操作可靠性研究(戴才彬 庞志兵等) 65.用四元联系数模型评判人-机-环境系统(白煜超 赵一彪等) 66,人工智能中的智慧、融合、和谐在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(肖 竹 包极峰等) 67.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智能控制与统一集控制(包极峰 肖 竹等) 68.智能群决策支持系统在人-机-环境系统研究中的应用(李 森 周星宇等) 69.生态界面设计与人-机-环境系统生态相容性的评估(郦 骏 朱旭程等) 70.界壳论、可拓方法在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应用(周星宇 赵 阳等) 71.VGES-DSS在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(张 然 谢砚青等) 72.兵器操作规程的科学性研究(徐静良 刘 军等) 73.AECM 理论在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(叶广辉 林 华等) 74.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可拓力与潜可拓力(赵 阳 周星宇等) 75.统一集智能方法在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研究中应用(张 锐 赵 阳等) 76.军用车辆随时间价值的劣化费用模型分析研究(袁健康 王国荣) 77.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智能信息分析(高 峰 贺仲雄) 78.人-机-环境系统中突发事件的智能分析(赵一彪 贺仲雄) 79.软计算在人-机-环境中的应用(周泽南) 80.人、机、环境最佳智能匹配探讨(丁文波 贺仲雄) 81.可拓力学在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应用(翁扬菲 袁钟晓等) 82.多Agent系统MAS在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应用(袁钟晓 翁扬菲等) 83.新型歼击机人-机系统中人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(郭 定 何云中等) 84.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集对分析(林道文 贺仲雄) 85.人-机-环境系统中的可拓信息分析(张 珏 张 玥等) 86.一种BPNN分类器的设计及应用(刘皓挺 姜国华等) 87.汽车人-机-环境系统可靠性分析(王 宇 王保国) 88.武器装备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参数指标论证研究(曹 辉 孙祥一) 89.装甲车辆人-机-环境系统指标体系研究(白雅娟 吴圣钰等) 90.装甲车辆人-机-环境系统性能试验研究(黄官升 吴圣钰等) 91.交通事故人体损伤的分类及研究进展(袁 泉 李一兵等 ) 第九部分 应用研究 92.军事系统工程学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(刘宝善) 93.步兵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总体研究(刘葆利 高照先等) 94.加强武器装备人-机-环境系统工程指标论证研究(山春荣 曹 辉等) 95.社区人居环境的“人本化”设计探讨(杨新武) 96.人本体交通时空的组团导向——铜陵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创新理念(章红兵 方瑞祥) 97.工业城市交通管理与淮南的科学精神(李 群 方瑞祥) |